在全国两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半导体产业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对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期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这一定义来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显示、智能制造等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

如今2024年两会召开,新质生产力再次成为众多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中的热词,比如中国移动、360、TCL、中兴通讯、飞腾信息等科技公司的高管,均就加快AI、集成电路、高清显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各自的思考和建议。

半导体产业纵横梳理了北京、上海、广东等政府工作报告与两会代表的建言献策,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建言两个方面入手,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为政府工作报告篇。

01

北京:靶向破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重点任务时,明确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7项具体任务。

具体是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电机、电池、电控、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助力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02

广东:推进粤芯三期、华润微、广州增芯等芯片项目建设

1月23日,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以下是部分内容: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抓好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5G、集成电路、纳米、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高地。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视频显示等新兴产业,推进粤芯三期、华润微、广州增芯、方正微等芯片项目建设,推动肇庆宁德时代一期、江门中创新航一期等项目稳产达产。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技术,要抢抓风口机遇等。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大力发展工业母机、精密仪器、检验检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发挥整车制造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争取国家在大湾区部署若干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联合港澳科技力量深度参与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工程,加快破解“卡脖子”技术。

03

深圳:2024建成投产方正微半导体基地、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生产线

2024年1月30日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其中提到: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华为高端手机重返市场,体外膜肺氧合仪、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化。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交易额1302.6亿元、增长64.2%,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交易额549.8亿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智能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10.2%、16.2%、24.2%。制定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18条”,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实现整车下线。出台电化学储能“20条”,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增长16.1%。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发布41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实施低空经济“20条”,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77条,载货无人机飞行61万架次、居全国第一。新设立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7支产业引导基金。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实施“四链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意见,新增3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4.0%,建成投产重投天科半导体、礼鼎载板及封装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新开工5个百亿元级、10个30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深圳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5G+工业互联网”项目76个。加快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供应工业用地5.7平方公里,新开工75个“工业上楼”项目、完成投资351.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工作安排,提出:持续做大做强五大交易平台,全年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交易额1500亿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交易额800亿元、数据交易所交易额100亿元。

实施战新产业集群能级提升工程,滚动完善提升“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体系,制定出台规划政策2.0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增长7.0%以上,推动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支柱型新兴产业迭代升级,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和空天经济等产业新风口,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提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工业母机、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健康、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实施工业投资提速提质工程,建成投产方正微半导体基地、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生产线、欣旺达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德方纳米新型储能等项目,新开工建设2个以上百亿元级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工业投资增长15.0%以上。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高效统筹医学、法学等学科建设,新增1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推动国产原创技术进教材、进课堂。

聚焦“四个面向”,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任务导向、有组织、大规模的重大科技攻关,组织开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间技术、光载信息等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150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04

上海: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

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2024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将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05

安徽: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1月23日,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安徽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势头强劲。除了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以上,柔性显示产业产值增长 1.9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 52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安徽省将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开工建设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争取深空探测重大标志性工程立项实施。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新建一批前沿技术概念验中心、中试基地,重组升级省(重点)实验室100家以上。

06

山东:推动济南、青岛等市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1月22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重点工作,以下是部分内容:

抓实抓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部署,以数字变革新赛道引领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培强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力争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推动济南、青岛等市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设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0家左右,推出一批鲁版软件“名品”。大力发展先进计算、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新型电子材料等产业,培育10家左右数字产业集聚区。

二是加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胜软云帆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新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产业大脑”,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新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10家左右。建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优化政策供给,汇聚优质服务商500家以上,服务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三是加力夯实数字经济底座。部署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统筹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累计建成5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25个以上,智能算力比例达到30%,建成“山东算网”。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打造典型应用项目500个以上,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加快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

07

青岛: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2024年1月29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其中提到: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3年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

新兴产业加快壮大。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6%。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8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建设。晶圆制造项目二期主体完工,物元半导体先进封测项目落地建设。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建成投用。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产能加快释放,海信全球首款8K超高清激光电视成功上市。

建成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5G基站总数超过3.7万个。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企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推动晶圆制造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在专用设备和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布局发展。实现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达产满产,促进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型显示制造基地。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涵盖关键器件生产、内容制作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未来技术大科学工程,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攻关。新增20家以上场景应用实验室。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支持国有企业投资未来产业。加快华大细胞中心、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08

四川: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及产业化

1月22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其中提到:

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芯片封装载板材料实现国产化,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等重大成果在川转化。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培育瞪羚企业50家。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比重超过60%。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启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成势。

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壮大,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启动实施,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重点工作,以下是部分内容: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力争2024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军用民用、国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贡等做大无人机产业集群,布局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及产业化,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集聚发展。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工程,争创第二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布局一批省级集群。加快推动京东方第8.6代生产线、一汽红旗成都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天府软件园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生物经济先导区。

09

成都: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重大产业化项目

2024年2月1日,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其中提到:产业建圈强链深入推进,成都发展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新增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2024年工作安排建议,提出:扩大重点产业投资,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大产业化项目,新开工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工业投资增长6.5%。

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编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共同争取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生产力布局,联合打造信息安全产业高地和工业软件基地,共同争创国家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共建西部科学城,启动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联合开展高端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加快建设中西部集成电路产品验证中心,支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扩能增量、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运营,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至1.3万亿元。

10

浙江: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

1月23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浙江省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4年重点工作,以下是部分内容:

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启动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124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976亿元。嘉兴鱼腥脑航道、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金甬铁路、晶科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投产,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甬舟铁路、六横公路大桥、浙石化高端新材料、杭州富芯集成电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镇海绿色石化基地二期、中芯绍兴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