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芯联集成召开2025年经营展望线上交流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奇等人深入解读了投资者关注的AI战略布局、发展突破等焦点问题,并阐述了2025年的业绩指引和业务展望。

官方资料显示,芯联集成在成立后的第一个5年,已成为国内最大IGBT代工基地、最大MEMS代工基地,SiC MOSFET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后续,公司将重点布局模拟IC、MCU和系统代工,在业务路径上实现从晶圆代工到产品级代工、系统代工,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模拟芯片研发和生产基地。

source:芯联集成


据悉,芯联集成当前重点布局新能源和AI人工智能两大应用方向。公司协同设计公司和终端客户,加强AI新兴应用领域的研发和工艺平台的开发,为智能传感器、AI服务器、电源等产品提供最完善的代工平台,预计AI领域收入会有较大的增长。


关于AI领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奇表示,公司针对AI服务器电源作了全面布局:以GaN和SiC为主的高频功率芯片及配套的BCD驱动芯片、以DrMOS为标志的融合型模拟电源IC芯片,是公司AI领域的两条主线。前者将实现全系列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后者已经率先实现单点突破。


赵奇认为,DeepSeek将会大大加速中国AI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公司将向行业提供全面国产化的AI服务器电源方案,产品可覆盖AI服务器电源总价值的50%以上。


source:拍信网


据悉,在汽车业务方面,整车7大领域1000多种芯片中,芯联集成目前可以提供约70%汽车芯片的平台(供应)。目前,功率半导体方面,国产化率已经达到35%左右。


除此之外,在其他6个领域中,国产化率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6大领域中,芯联集成可以提供控制芯片、模拟IC、传感芯片、通信芯片以及安全芯片。


► 在汽车智驾应用上,自动驾驶驱动车载传感器需求增长,激光雷达已实现量产并与国内重点客户深度合作。赵奇表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半场,对芯联集成至关重要,公司正在全面布局,部分已率先实现突破和量产。


► 在模拟芯片方面,智驾系统广泛采用的传感器融合方案,对高精度模拟芯片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同时,激光雷达在智能驾驶系统中广泛应用。公司以VCSEL、MEMS振镜、BCD工艺为基础的驱动芯片,均为激光雷达的核心芯片,由此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对功率芯片而言,智驾系统的能耗管理对电源管理和功率芯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带动芯片使用数量的显著增长,还提升了技术集成化要求。芯联集成有望凭借在功率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芯联集成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增速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作为芯联集成重要的业务增长板块,碳化硅业务将延续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24年,公司覆盖国内新上市SiC车型一半以上的定点和量产项目,市场份额优势明显。随着制造工艺从6英寸向8英寸的转变,公司SiC产品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应用渗透率也将大幅提高。


据悉,2024年,芯联集成SiC业务营收已突破十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还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