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邀请到了英飞源 战略营销高级总监 鲁力,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

充电桩呈现三大特征:

英飞源市占率、超充合作、国际化成绩显著

行家说: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过去一年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情况,您会用哪三个词?

鲁力:过去一年,整个行业呈现三个核心特征:

▲ 技术迭代加速

充电及储能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过去一年技术的革新主要体现在能量转换效率、产品可靠性的提升以及功能的多样化。

一是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在于国内SiC器件技术及产业链的成熟,在电能变换模块成本上升不大的情况下效率由传统的95%提升到97%以上,会大幅度降低充电及储能系统的运营成本。

二是可靠性提升体现在液冷模块的批量应用,传统风冷模块采用强迫风冷设计,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液冷模块采用封闭式设计,功率器件通过内部液冷管道散热,与外界环境隔离,散热效果好,可靠性高。

第三,除了常规的充电功能,V2G车网互动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V2G充电可以解决大批量电动汽车充电给电网带来的冲击问题,同时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整合起来,通过VPP虚拟电厂来为电网储能。

英飞源在业界率先推出并批量应用全SiC电能变换模块、液冷电能变换模块及V2G车网互动模块,市占率分别超过50%、90%、85%。

▲ 行业整合加速

充电设施作为涉及到民生的基础设施,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政府主导的城市充电一张网规划建设、石油石化等传统油气企业建设综合补能站、电网企业建设高速公路补能网络、车企自主建设高质量的超充补能网络正在渗透到城市及城市间道路的每一个角落。行业整合加速,充电设施的建设逐步由大的企业来主导且规范化。

2024年英飞源支撑了深圳、重庆、阜阳等城市城市级的充电网络建设;支撑国内知名品牌车企建设了贯穿全国的主要高速干道的液冷超充网络。同时为石油石化国网南网等企业的超充、V2G车网互动网络建设提供了产品及方案支持。

▲ 全球化竞争升级

反映在地缘贸易壁垒,这对国内新能源产业供应链提出了严苛要求。北美市场充电桩本土化率就要求提升至55%,倒逼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2024年英飞源在美国、德国等地设立了本土化的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满足全球的新能源产品需求,保持产品的持续竞争力。

英飞源实现三大成绩:

领跑充电、储能新突破、超充网络频落地

行家说:贵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板块在2024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有哪些大事件?

鲁力:英飞源2024年主要在三个层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充电技术与产品领跑行业:

▲ 充电产品发货超过20GW,服务全球超3500个客户,继续领跑行业;

▲ 新一代高性能40kW模块REG1K0135A2成为爆款,高性能高可靠性得到客户一致认可;

▲ 液冷超充系统大规模商用,落地应用超过10000枪,为电动车主提供极致的补能体验;

▲ V2G车网互动产品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探索并验证更多的商业模式;

▲ 飞充网成为首个融合光、储、充、放、检多功能并实现V2G实时结算、虚拟电厂调度结算的全功能运营平台,同时充电量、用户量实现双突破;

二是储能技术与产品新突破:

▲ 国内国外双丰收,储能业务营收翻番;

▲ 应用多面立体液冷技术并搭载功能安全BMS,新型液冷PACK为行业解决高倍率放电难题;

▲ 液冷PCS、高频隔离PCS等模块新品迭出,储能PCS开启技术引领模式;

▲ 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系统成为欧洲畅销产品,高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得到客户广泛认可;

▲ 一体式全液冷储能系统规模应用,成为极端环境下储能应用首选产品;

三是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支撑深圳超充之城建设,新增超充场站英飞源设备占比超40%;

▲ 支撑重庆便捷超充之城的建设,支持《重庆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标准的撰写;

▲ 落地阜阳英飞源生产基地,支撑皖北地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与知名品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完善的高速液冷超充补能网络。

英飞源三大产品重磅推出

市占率、出货量、客户满意度飙升

行家说:2024年,贵公司充电业务推出了哪些新产品?市场反馈情况如何?

鲁力:2024年,英飞源重磅推出了3类代表性产品,并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 全SiC电能变换模块平台产品推出

英飞源在业界最早推广应用基于SiC器件的电能变换模块,但受制于设备成本难以批量推广应用。随着国内SiC技术及产业链的日趋成熟,英飞源推出了基于全SiC设计的电能变换模块平台系列产品,包括充电模块、V2G车网互动模块、储能PCS模块等。

其中,高性能40kW模块REG1K0135A2采用SiC二极管及MOS管,功率密度较业内常规产品高66%,电能转换效率较业内常规产品高2%,一经推出即成为爆款,高性能高可靠性得到客户一致认可,该产品目前在40kW模块市场领域市占率超40%。

▲ 液冷电能变换模块平台产品推出

英飞源在业界最早推出基于SiC器件及液冷冷却技术的液冷充电模块,并应用于全液冷超充系统。基于此平台,英飞源又推出了液冷V2G模块、液冷光储DCDC模块、液冷储能PCS模块。

其中液冷充电模块2024年出货超2万台,支撑了国内上千个全液冷超充站点建设,是业内应用最为广泛及成熟的液冷电能变换产品。

▲ 全液冷光储超充放解决方案推广应用

基于SiC及液冷散热技术的积累及成熟应用,英飞源在业内最先推出了全液冷光储超充放一体式系统,该系统整体采用全液冷散热技术,功率变换模块采用液冷散热的光储模块、储充模块、V2G模块及充电模块;储能系统采用英飞源独创的立体散热大面液冷技术,散热效率远高于传统冷板散热;热管理系统采用英飞源自研的双路风液一体空调,同时解决功率模块及电池系统的冷却需求,风液一体的智能管理提升了散热系统整体效率。该系统整体电能转换效率较传统架构高3%,热管理系统效率较传统空调高10%,电池寿命由业界常规5年提升到8年以上。

英飞源全液冷光储超充放系统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深圳、重庆、南京、阜阳等城市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应用效果。

全系导入碳化硅

英飞源实现多重战略布局

行家说:在新能源领域,贵公司比较关注哪些技术发展趋势?

鲁力:我们英飞源关注的技术趋势主要包括三个维度:

▲ 全场景电气化:从乘用车延伸至船舶、航空领域,电动汽车作为移动能量载体将支撑城市电网稳定运行;

▲ 能量高效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的广泛应用提升光伏、储能、充电等新能源设备能量转换效率;

▲ 电池技术突破:储能电池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可靠性、充放电倍率提升,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

行家说:贵公司如何看待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的应用?在这方面有怎样布局?

鲁力:对于SiC与GaN技术应用,我们认为这两种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 SiC应用场景:在大功率充电核心模块领域,SiC器件的应用较传统Si器件,能量转换效率从95%提升至97%以上,年节省电费可达模块自身成本的1/3。

▲ GaN应用场景:在小功率户用储能、小功率充电、 无人机充电等领域,GaN器件使电源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英飞源已经率先实现了对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和产业链战略布局:

▲ 研发投入:英飞源在业界最早在充电模块和储能PCS中应用SiC二极管及MOS管,并持续坚持在器件领域的研发;

▲ 产业链投资:英飞源致力于电能变换核心器件研发,并投资芯片企业,共同研发大功率模块用SiC器件;

▲ 全系列应用:在充电模块产品、车网互动产品、储能PCS系列产品用批量应用SiC器件,在产品成本增长小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全方位塑造核心竞争力

双路径赋能合作伙伴

行家说:贵公司未来将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如何赋能合作伙伴?

鲁力:英飞源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全方位塑造核心竞争力:

▲ 持续研发投入:英飞源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10%以上,对数字能源底层核心技术及应用层技术持续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