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特斯拉技术专家接受了国外咨询机构的调研,其深度解析了氮化镓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同时还对D-mode / E-mode/直驱/单片集成等技术路线以及氮化镓主流玩家进行了点评。

“行家说三代半”对该访谈进行了全文翻译,由于整个采访多达7000字,为此这篇访谈将分拆成2篇发布。

今天发布的是第一篇,特斯拉技术专家核心观点如下:

● GaN车载应用已成趋势: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器(OBC)将率先采用GaN方案,功率等级逐步从消费级(几十瓦)向汽车级(几十千瓦)跃升。

 高频开关是核心优势:GaN高频特性(开关频率可达100kHz以上)在OBC、DC-DC中价值显著,但在主驱逆变器(10kHz低频场景)难敌SiC。

 成本潜力巨大:硅基GaN供应链成熟,长期成本目标接近传统硅方案,但短期需平衡量产规模与可靠性验证投入。

● 应用场景持续扩展:住宅储能、充电桩及混动车(PHEV/HEV)的电气化升级将成为GaN新战场。

● 可靠性是最大门槛:GaN因横向器件结构和栅极脆弱性,需通过量产数据积累解决车规级可靠性问题,SiC因垂直结构优势已抢占先机。

氮化镓“上车”征程:

机遇、挑战与市场节奏

问题1:GaN器件产品已经被销售到各种终端市场,或许明年及以后,我们将看到车载DC-DC转换器和车载充电器(OBC)的氮化镓采用率也会提高,您认为这样看待氮化镓的市场需求的方式是否正确?您预计从传统的硅功率解决方案转向氮化镓的速度有多快?

特斯拉专家:没错,这就是趋势。

与碳化硅和传统的硅相比,氮化镓是所谓的横向器件,因此它的功率比硅低,而且可靠性(尤其是栅极结构方面)也比较脆弱,这就是为什么GaN最初被应用于消费电子的原因。

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产品的离线电源对可靠性的要求不高,但需要高密度、小尺寸的电源方案,而氮化镓确实能提供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更小的电源尺寸。

我认为,一旦氮化镓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积累的应用可靠性数据量不断增加,就像你说的,在更严格的应用市场中,功率等级更高的电源也会向氮化镓方案的方向转变,例如从笔记本电脑充电器之类(几十瓦到几百瓦之间),逐渐进入汽车、车载DC/DC和车载充电器领域,氮化镓方案的功率将达到几十千瓦,这确实是一个趋势。

问题2:随着功率等级的提升,氮化镓产品需要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从可靠性要求的角度来看,从低瓦数的电源升级到更高瓦数的电源,氮化镓是否会存在问题?

特斯拉专家:我认为氮化镓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最需要解决可靠性、易用性和数据积累等问题。

最初,为什么GaN没有首先应用于汽车领域,而碳化硅却“捷步先登”被采用,是因为有三个原因:

● 一是GaN功率半导体的可靠性本质上比碳化硅略差,因为它采用横向GaN栅极结构。

● 二是热性能也比碳化硅更差。

●三是碳化硅更好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结构与硅器件相同,它是垂直器件而不是横向器件。

所以,氮化镓要导入汽车领域最主要的是数据,尤其需要更多高压偏置相关的GaN栅极应力相关的数据。

来源:行家说三代半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