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李晓航教授等人发表了题为 Lateral Semiconductor−Free-Space Gate Transistors 的工作于Nano Letters期刊上。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横向半导体-自由空间栅极晶体管(SFGT),该晶体管用半导体-自由空间栅极配置取代了传统的固体介质,具有亚100纳米的鳍通道和双侧栅极。这是首次在宽带隙和超宽带隙半导体中实现自由空间栅极性能,其性能与氧化物栅极晶体管相当。使用β-Ga₂O₃制备的SFGT展现出低于200 mV/dec的亚阈值斜率、超过250 mA/mm的高漏极电流、小于230 mV的滞后、超过10⁶的ION/IOFF比以及超过500 V的击穿电压。自由空间栅极结构不仅提供了对栅极区域的直接访问,便于外部电场调制和阈值电压调节,还减少了传统介质中电荷和陷阱态的不利影响。这些结果表明SFGT在未来的存储器、传感器和功率应用中具有潜力。

背景

场效应晶体管(FET)是现代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传感器等设备中。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FET通过在氧化物介质中生成电场来调节半导体通道的导电性。然而,介质中的电荷和陷阱态会对器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极端环境下,如高辐射或高温。近年来,随着对电子设备需求的增加,新型器件架构和材料不断涌现,以满足高压、高频和逻辑应用的需求。

主要内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横向晶体管架构——半导体-自由空间栅极晶体管(SFGT)。该器件采用亚100纳米的鳍通道和双侧栅极,取代了传统的固体介质,实现了与氧化物栅极晶体管相当的性能。SFGT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自由空间栅极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提供了对栅极区域的直接访问,便于外部电场调制和阈值电压调节,还减少了传统介质中电荷和陷阱态的不利影响。通过使用β-Ga₂O₃作为半导体材料,SFGT展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包括低亚阈值斜率、高漏极电流、低滞后和高击穿电压。此外,通过原子层刻蚀(ALE)技术,研究团队成功减少了界面陷阱态,进一步提升了器件性能。

实验细节概括

实验中,研究团队首先在商业可用的半绝缘Fe掺杂β-Ga₂O₃(010)衬底上,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生长了150纳米的Si掺杂(载流子浓度约5×101⁸ cm⁻3)β-Ga₂O₃和200纳米的非故意掺杂(UID)β-Ga₂O₃薄膜。通过电子束光刻和光刻技术,结合干法刻蚀,制备了具有约100纳米沟槽宽度、1微米通道长度和低于100纳米鳍宽度的结构。为了减少接触电阻,研究团队在源漏(SD)区域选择性生长了n+Ga₂O₃,并通过光刻技术定义了两个侧栅极和SD欧姆接触。通过ALE技术,研究团队去除了约9纳米的Ga₂O₃,以增强表面质量。

创新点

  1. 自由空间栅极结构:首次在宽带隙和超宽带隙半导体中实现自由空间栅极性能,其性能与氧化物栅极晶体管相当。
  2. 亚100纳米鳍通道和双侧栅极:提供了更强的电静控制能力,显著提升了器件性能。
  3. 低界面陷阱态:通过原子层刻蚀(ALE)技术,成功减少了界面陷阱态,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4. 外部电场调制和阈值电压调节:自由空间栅极结构提供了对栅极区域的直接访问,便于外部电场调制和阈值电压调节。

结论

本文介绍的SFGT通过其独特的自由空间栅极结构,成功克服了传统MOSFET中电荷和陷阱态的不利影响,展现出与氧化物栅极晶体管相当的性能。这种新型晶体管不仅在存储器、传感器和功率应用中具有潜力,还为未来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内容

图1. (a)半浮栅晶体管(SFGT)的俯视扫描电镜图像,(b)器件沟道横截面三维示意图,(c)沟道关闭状态(VG < VTH)和(d)沟道开启状态(VG > VTH)下的能带结构图。

图2. (a)β-Ga2O3 SFGT在空气中测量的双扫描半对数转移特性曲线和(b)输出特性曲线。

图3. 沟道宽度约65 nm的β-Ga2O3 SFGT器件的击穿特性曲线。

图4. (a)沟道宽度约90 nm的β-Ga2O3 SFGT器件的双扫描半对数转移特性曲线,(b)沟道宽度约65 nm器件在负偏压应力(NBS, -20V)和正偏压应力(PBS, 20V)下的VTH,SH变化情况,所有测量均在空气中进行。

图5. 沟道宽度约90 nm的β-Ga2O3 SFGT器件在(a)空气和(b)390 mTorr真空压力下测量的双扫描半对数转移特性曲线。

文献:

doi.org/10.1021/acs.nanolett.5c03880

来源:FE图南工作室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