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报道了一个新闻: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深圳一位电动车车主称,10月1号从深圳出发回湖南长沙,到衡阳市耒阳服务区时,为给车辆充电排队4个小时,充电又花了一个小时,前后总共花了16个小时才到家。


“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上热搜


一时间,#新能源车高速排队充电4小时#这个标签挂上了网络热搜,电动车的远程续航焦虑问题再次被端上了台面。


笔者使用高德地图发现:从长沙到深圳仅782公里,中途仅需要补1-2次电即可,应该算是比较轻松的电车长途旅行。当然此次碰上了国庆长假,充电站车满为患需要排队也可以理解,平日电动车充电应该不需要如此长的时间。


此前由于电动车的续航低、充电桩少、充电难等问题,不乏有车主将电动车戏称为“电动爹”,以此来表达对电动车驾驶体验存在的不满。可以说续航里程焦虑是困扰着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潜在购车者考虑因素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此前,艾瑞咨询对有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燃油车主进行问卷调查,从上图可以看到,有六成以上的车主表示若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电池容量和缩短充电时间,将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根据罗兰贝格对各国消费者的调查,中国的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续航不足的不满意比例最高。

各国消费者对电动车价格、充电配套、 电池续航不满意的问卷占比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可以说,续航里程焦虑是困扰着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目前没有特别立竿见影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高电池容量;2、加快充电速度;3、降低汽车能耗;4.增加充电网点/换电技术。近三年,纯电动车平均能量密度并未有太大的提升, 纯电动车提高续航里程主要是依靠轻量化技术减少车重并提高电池数量或是优化电机和电控技术来实现。


哪款纯电动车才是国产续航之王?


从 2019 年开始 ,400 公里以上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逐渐成为主流, 2020 年 500 公里续航里程占比开始增多,预计 2021 年续航 500 公里的纯电动车将成为入门标准。其中小鹏 P7 的 NEDC 续航里程达到 706 公里,成为 2020 年年末的纯电动车冠军。

NEDC 排名前十的纯电动车车型参数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


尽管纯电动汽车对外宣称NEDC 续航里程从 200 公里提升至 400 公里, 再提升至近期的600 公里甚至是 700 公里, 但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实际行驶里程还是差强人意,还会出现掉电的问题。因此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通常将纯电动车仅用于市内通勤, 或家里另外拥有一辆燃油车。此外,随着温度的降低,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出现显著的下降。要解决这个办法,目前来看只有依靠混动汽车发动机废热进行热管理,在冬季进行电池加热。

冬天低温下纯电动车实际续航测试

资料来源:腾讯汽车

随着温度降低,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显著下降

资料来源:Fleetcarma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免征车辆购臵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 2018 至 2020 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续航里程不到 400km。到了2020 年, 600km 续航的车型较少,且价格大部分在 20 万以上,如比亚迪汉 EV、小鹏 P7、广汽埃安 LX 等。2021 年, 600km续航在 15-20 万价格区间渗透率大幅提升,代表车型有:零跑 C11、广汽 AION Y、比亚迪秦 PLUS、几何 A、 AION S Plus、 AION V 改款、哪吒 U、小鹏 P5 等。随着纯电动车整车成本的持续下降、 动力电池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600km 续航”有望成为 15-20 万纯电动车型的标配。600km 续航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出行场景的里程需求,可以大大的缓解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快充技术持续发展

2025年将迎来拐点


另一个缓解里程焦虑的办法是加快充电速度,这个方法在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得到了验证。以 2021H1 热销的部分纯电动车型(支持快充) 为例, 其实现 SOC 30%-80%平均需要充电约 30 分钟、 续航约 219km(NEDC 标准),其中 Model 3 在其自建的超级充电桩下可实现约 2C 倍率的快充。但在实践中, 大部分纯电动车实现 SOC 30%-80%需要充电约 40-50 分钟、 实际续航约 150-200km,因此“充电慢”依然是纯电动车行业的核心痛点之一。

2021H1 部分热销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及充电倍率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


到 2022 年,行业主流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广汽和吉利等企业均有望推出可实现 2C 倍率快充的纯电车型,实现充电 15min, SOC30%-80%,续航约 250-300km。2021 年 4 月华为发布首个 AI 闪充动力域全栈高压平台, 2021 年底交付的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可实现充电 10min 行驶 195km, 15min 充电 SOC 30%-80%;比亚迪搭载 e 平台 3.0 的车型最快可实现充电 5min 行驶150km;广汽 3C 超级快充电池 2021年 9 月将首次搭载在埃安 V 上,实现 10min 充电 SOC 30%-80%,续航 250km 以上;吉利基于浩瀚 SEA 架构的极氪 001 将于 2021 年 10 月开始交付,在极氪自建极充桩可实现充电5min,续航 120km。


到 2022 年,华为、比亚迪、广汽和吉利等主流企业均有望推出 2C 倍率快充的纯电车型,实现充电 15min,续航约 250-300km(NEDC)。

行业主流企业快充技术量产时间

资料来源:各企业官网及公众号


根据华为提出的 FC3闪充解决方案, 2025年充电电压可提升至 1000V,充电功率达到 600kW,5min 即可充电 50kWh,可实现续航约 500km。而一辆排气量 2.0L 的燃油车加满油大约需3-5min,可续航 500km 左右。2025 年伴随着高电压平台的落地, 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间有望比肩燃油车加油时间,“充电焦虑”不再。

2025 年加油和充电时长明显接近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网


观点:

“三大趋势”浮现,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说了这么多,其实笔者对于纯电动车的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


此次国庆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至少说明一件事:电动车主敢开长途了,说明充电桩的布点越来越完善,各车企的续航里程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电动车的销量与保有量增长过快,对现有的老旧充电桩造成了压力,这也是本次新闻主角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充电桩总数量与电动汽车数量的比例是1:3左右,按照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布置的任务要求2030年要达到1:2 —— 而电动汽车的爆发增长比预期要早,这造成了充电桩布局的滞后。也就是说,站在电动汽车爆发增长的2021年,可能是车桩比最严峻的时刻,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爆出新闻,恰恰对于电动车未来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是有好处的。

我国充电桩数量预测(百万个)

资料来源:智能网联汽车网


此前,10-20 万元的纯电动乘用车难以替代燃油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价格贵、续航里程短和充电速度慢。预计到2021年,纯电动车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1. 10-20 万纯电动车有望和燃油车实现平价;2. 充电焦虑逐步消除,众多主流企业有望推出可实现 2C 倍率快充的纯电车型,实现充电 15min, 续航约 250-300km;3.续航大幅增加,预计600km 续航有望成为 15-20 万元新能源车的标配,满足大部分出行场景的里程需求。


当然,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目前混动车是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一个较好的过渡阶段,消费者对油耗、续航里程和驾驶感受均有较高的要求,混动车是满足法规和消费者需求的宽广赛道。预计要到2025年,当电动车充电的体验和加油站加油差不多的时候,才会迎来消费领域纯电动车真正的爆发。


- END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