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

诸多车企的动向说明

800V的技术应用已然提前了!


01

集中发布的800V产品


近日,业内又有800V产品的动态传来,7月8日,第十三届TMC活动期间,纬湃科技带来了其兼容800V电压平台的第四代三合一电驱动产品-EMR4。

EMR4整体结构呈三段式布置,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控、减速器和电机。从结构上看比第三代EMR3更加紧凑。可兼容现有400V和800V电压平台,最大功率区间为80-230Kw。

左图为EMR3,右图为EMR4


400V平台技术特点:

定子采用四层扁线设计,冷却方式采用电机+电控水冷,减速器油冷设计。电机最高转速16000转/分,主力功率平台为150Kw(最大功率)。

电控功率模块自制,类型为硅基IGBT。


800V平台亮点:

定子采用六层扁线设计,冷却方式为电机+减速器油冷,电控水冷设计。电子最高转速16000转/分,主力功率平台为230Kw(最大功率)。

电控功率模块与罗姆电子合作,类型为碳化硅基。


由于更加紧凑的设计,相比EMR3,同功率平台下EMR4效率提升5%,性能提升20%,重量节省25%,成本降低30%。EMR4量产时间为2023年,生产工厂为天津工厂。


同样的时间,在7月全球传动系统巨头采埃孚(ZF)发布了全新的电驱产品,即采用碳化硅功率芯片的电控和动力脱开机构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该系统将基于800V电压平台打造,预计将于2022年年底之前在国内投入量产。

这是采埃孚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量产碳化硅功率芯片,令电机控制器的最高效率可达99.5%,组成电驱动桥后,相比现阶段常规的400V硅基方案,重量减轻了25%,性能和效率分别提升了33%和11%。


02

主流车企800V产品几乎全布局


得益于800V平台优异的快充特性,自从保时捷Taycan量产800V电压平台后,800V平台被认为是高端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前800V平台依然面临困难,如稳定性、成本等。但在品牌向上策略驱动下,整车企业已经开始针对800V平台进行相应的车型规划。

从目前公开的消息看,包括保时捷、奥迪、捷尼赛思等豪华品牌电动车均已宣布采用800V高压系统,通用的电动版悍马、领克浩瀚SEA架构也采用了800V高压系统。


国内市场,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我们也看到国内首个实现800V高压平台量产销售的车型,北汽极狐αS 和华为合作的Hi版,其中搭配华为高压三电平台。

华为HI × 极狐 阿尔法S


同时,2022年前后,会有更多的800V产品推出。


其中包括:
比亚迪宣布他们的e平台3.0版本将支持800V闪充。

广汽AionY推出凭借800V以上电压将实现 8分钟充电80%的超级快充。

奇瑞的鲲鹏混动将会推出800V的PHEV方案。

现代将要量产的E-GMP产品支持400/800V的快充等


03

SIC在800V平台中的优势凸显


从400V提升到800V,意味着电动汽车所有的高压元器件及管理系统都要提高标准,首当其冲的就是逆变器。


功率器件是电动汽车逆变器的核心能量转换单元,目前,传统IGBT通常适应的高压平台在600-700V左右,如果直流母线电压提升到800V以上,那么对应的功率器件耐压则需要提高到1200V左右。


SiC由于其高耐压的特性,在1200V的耐压下阻抗远低于Si,对应的导通损耗会相应降低,同时由于SiC可以在1200V耐压下选择MOSFET封装,可以大幅降低开关损耗,这将大幅提高功率器件的效率,有研究指出,应用1200V的碳化硅模块较750V的IGBT模块可以将整车能耗降低7.9%。

博格华纳 800V碳化硅逆变器

03

800V时代下的SiC市场竞争


在车企和tier1采购话语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据统计,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配套关系中,主机厂直接生产供应的比例达到了77%,而第三方电驱动企业的供应仅占比23%。除了类似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企业完全内部供应,长城、东风、大众、一汽等也开始在部分功率段实现自制,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也开始逐步掌握电驱动集成能力。在主机厂自制电驱动系统的大背景下,产业链企业开始逐步改变思路,进行差异化竞争。


由集成供应,转变为部件供应。典型的如联电、方正、松正、舍弗勒等电驱动企业,在原集成业务的基础上供应定转子等二级部件。


丰富产品序列,尤其在新技术领域加大投入。主机厂的产品投放更着眼现有成熟技术平台,以产品量产为导,新技术领域则还是更倾向与供应商合作。


以800V平台为例,采埃孚宣布在2022年实现量产,2023年增加脱开技术方案;博格华纳在上海车展期间展示了自身800V相关产品,并宣称已经拿到欧洲3/4豪华车企的订单;此外,博世与江淮达成合作,开发800V电驱项目。


对于电驱动企业而言,订单合作是新技术继续研发最大的动力之一。


纬湃科技新能源科技事业部亚洲区总经理郁昌松在发布会后的表示,纬湃科技在800V平台领域已经拿到现代汽车E-GMP电控产品的订单,而E-GMP已被认为短期内最有希望走量的800V车型。


对于碳化硅产品的供应商而言,车企出于成本计,车企大概率会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英飞凌前几个月在面向媒体的在线发布会上介绍了客户——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例子。韩国现代汽车在支持800v快速充电的E-GMP的主要进气装置上,采用了英飞凌的车载全SiC模块。通过采用低损耗的SiC,将车辆的续航距离延长了5%以上。首次应用E-GMP的电动汽车(EV)是2021年2月发布的“IONIQ 5”。也就是说,该EV采用了英飞凌的车载全SiC模块。

英飞凌面向车载的全碳化硅模块


当然了,当前阶段,SiC的产能规模、良率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成本还要远高于Si-IGBT,业内人士曾指出,二者目前成本差距在3倍以上。所以,主机厂,电驱系统甚至是模块的供应商,都在主动与碳化硅的供应商签订合作,抢占产能!

2019年9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就与意法半导体达成合作,选择意法半导体SiC产品,开发车载充电器 (OBC).

2019年9月,大众/保时捷与德尔福签订了为期8年的SiC逆变器批量生产订单,订单额为27亿美元(约175亿人民币)。

2019年11月,科锐与采埃孚推进电驱动领域合作,应用碳化硅技术。合作签订时特别提到利用SiC技术协同800V电压的车辆电气系统。

今年4月21日,江淮汽车与博世签订了碳化硅逆变器等方面战略协议。

....

Cree首席执行官Gregg Lowe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对我们供应链的关注非常强烈”!

至于,你觉得硅改碳化硅有红利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参考以下:

英飞凌预计,在汽车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本财年其碳化硅业务达到1.7亿欧元(13.25亿人民币),营收将翻一番,而英飞凌此前曾预计只增长7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